發布時間:2022-03-25 閱覽次數:66
中華民族奮斗的基點是自力更生,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。2020年,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聯合攻關,15000只國產20英寸光電倍增管生產完成,準備使用在我國第二代中微子實驗——江門中微子實驗中。僅這一項,就比采購國外設備節省數億元?!瓣P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、買不來、討不來的,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?!?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、核心關鍵技術上不斷創新,勇于突破。創下中國最深載人深潛紀錄的奮斗者號核心部件國產化率超過96.5%,在材料、聲學等領域均取得了前沿突破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完成,核心部件實現百分之百國產化。中國科學院“80后”科學家金魁用近6年時間,帶領團隊制作了世界上最尖端的材料基因實驗設備,揭示了一個十年未解的高溫超導定量化物理規律。
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有賴于國家投入的增加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10240億元增長到2021年27900億元,其中基礎研究投入從498億元增長到超過1600億元,是十年前的3.4倍。我國投入運行和在建的大科學裝置從屈指可數增加到50多個,基礎研究和戰略前沿突破能力大幅提升,為偉大變革、筑夢強國奠定新基。